测一测最近热门的国产低价大容量NVME固态硬盘 – 爱国者P7000z 2T

最近SSD降价之猛简直让人不xi敢wen相le信jian,在一年前你能想到在今天京东5年质保的PCI-e4.0 2T固态硬盘能接近500块钱吗?

我入手了一块,下PT存游戏,不着急用的可以再等等。

2颗粒版本,主控联芸MAP1602A,颗粒为SYM开头的第三方封装颗粒

到手测试了一番,下面贴数据

测试平台为I3-12300+B660+16G,NVME接口为4.0*4

CrystalDiskInfo信息

读写数据均为零,通电次数2,通电时间0,固件版本H221123a

CrystalDiskMark测试信息

这个数据看看就好,只是其爆发的最好成绩,顺序读7100写6600,4K读62.91写228.07

AS SSD Benchmark测试信息

这个测试更接近实际使用,顺序读写下降较多,4K读写差不多

主控及闪存颗粒信息

maxio flash id读取到的信息主控为MAP1602,颗粒为长江存储3Dv4-232层的TLC颗粒

全盘写入测试

模拟SLC缓存的约为600G,平均速度为4600M/s

模拟SLC缓存用完后速度下降到2400M/s,此速度持续到约900G后再次降到650M/s,此时应该是主控在回收之前的模拟SLC腾出空间。

最终全盘写入平均速度2187.5M/s

整体曲线还是较为平稳的。

温度

不知道是不是BUG,其一开机的温度就43度,就比其余两块SSD高得多,整个全盘测试期使用Aida64监控其温度,最高温度为47度,比平时高不了多少。

没有红外测温仪,无法确定其显示温度准不准。

问题

使用maxio flash id获取信息会导致此P7000z掉盘!!!看京东上的评论及问答,这是普遍现象,不知道是主控还是颗粒的问题。

出现掉盘后一般重启就能重新识别硬盘,上面的数据也不会丢失,网上有人说掉盘之后需要关机重新插拨,其实是不需要的!如果一次重启还不能识别到,就再重启一遍~

总结

这块盘目前已经使用10几天了,除开获取ID时会出问题之后,没有其它问题,全盘写入时表现也挺稳。但我不是用来它当主系统盘的,主要用来存游戏及下PT,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目前来看值回票价。

刚需可入,不急用可以再等等,目前局势不排除还有进一步降价的可能。

最后的最后,有重要数据及对稳定性要求高的不要入这块盘,单就其是第三方自封颗粒而不是原厂原标颗粒这一条就可以判死刑了!

搬瓦工对于老AFFer还是比较好说话的

话说我开搬瓦工bandwagonhost的aff推介也有五六个年头了,之前它家有性价比很高的低价套餐时还是有挺多朋友通过我的aff链接购买的。

后面低价套餐(指20美元年付以下的)全部被砍掉之后,aff收入也少了很多,几乎就没去关注了。

年前登陆搬瓦工后台,发现有30多刀的推介余额(估计是之前买的特价套餐的朋友还在续费)待提现,就申请提了。

因为粗心,我没有发现在我申请提现之前我的美区paypal账号因为信用卡过期自动付款失败被风控了,已经被限制入帐。后面再去申请解封也因为缺少资料一直没成功。我里面可是还有80多美元没提出来呢,哭

搬瓦工最新的这一笔30多美元的一申请提现,Paypal那连马上给我发来一封无法入账的邮件,这时我才发现问题,但已经没法挽救了,搬瓦工老账号申请提现只要还是老的收款方式,都是秒到账的。

这笔款如果没有解封账户,提示会在30天后,也就是2月18日退还给付款人。

最近我才想起这个事,距离款退回已经又过了一个多月了,试着发了个工单给搬瓦工,说我因为Paypal账号问题导致提款失败,问他们是否有收到这笔退款。

Hi
I had a withdrawal request ID xxxxxxxxxxxxxxxx ($ 32.22 USD) before, because of a problem with my paypal account, the withdrawal failed.
This amount has been returned to the payer on February 18, 2023. Have you received it?

一天后给我回复了

We have returned the amount to the affiliate balance for you.

全球MJJ论坛隔段时间就能看到搬瓦工提现失败的帖子,但在我这里,它家一直都很爽快。

不知道是不是对老推介者的优待?虽然我现在几乎没法再给他们提供销售额了。

wireguard使用tcp传输简单办法

前言

wireguard是次世代的vpn,它足够安全且小巧,核心代码仅四千余行,并且已合并入了linux内核,效率足够高。

它为了追求高效率低延时,仅支持udp传输。

udp传输不是问题,但国内网络运营商对udp的不待见会导致其时不时断连,这非常影响体验!

解决办法

把wireguard传输使用一些办法转成tcp,牺牲一些效率换来更多稳定。

我使用gost把wireguard转换成ss传输

说说怎么实现

wireguard监听51820端口

服务端: gost -L relay+ss://:1088

节点:gost -L udp://:1088/wireguard_IP:51820 -F relay+ss://服务端IP:1088

wireguard node设置不需要动,peer把对端改成gost监听的1088端口。

简单测试了下性能

测试方法:iperf3测试单条TCP连接速度 持续30秒

实测数据如下

不通过gost转发 54Mbits/sec

[ ID] Interval           Transfer     Bandwidth
[  4]   0.00-30.00  sec   193 MBytes  54.0 Mbits/sec                  sender
[  4]   0.00-30.00  sec   193 MBytes  54.0 Mbits/sec                  receiver

通过gost转发 52.9 Mbits/sec

[ ID] Interval           Transfer     Bandwidth
[  4]   0.00-30.00  sec   189 MBytes  52.9 Mbits/sec                  sender
[  4]   0.00-30.00  sec   189 MBytes  52.8 Mbits/sec                  receiver

性能损耗微小(起码是在我这种家宽上传带宽有限的环境下,没有那种千兆对等的线路,无法实测大带宽环境下的传输损耗。PS:对端为N5105虚拟openwrt软路由,本地为MacminiM1版,gost转发对端使用的是N5105的lxc容器,本地使用的是一台群晖DS218+),在PT高速下载时不会出现断连了。

N5105小主机跑虚拟机openwrt主路由高负载软重启,尝试解决办法

这个小主机是去年买的,一直没时间去折腾,最近才开始弄。

目前使用它装了PVE,开一个Openwrt虚拟机当家里的主路由,开一个LXC容器专门跑docker。

LXC容器很稳定,就是openwrt会不定时重启,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发现重启都发生在高负载(高连接数)的时候,openwrt上开了日志转存也没有记录到任何错误信息。在PVE上查看虚拟机运行日志,也没有查到任何有用信息。openwrt已经重启了,但PVE上显示此虚拟机持续运行时间并没有归零。

看来是遇到很多人都在说的N5105的重启问题了,V2论坛上有一篇贴子说得很详细。

目前我的PVC内核已经升级到最新的 Linux 6.2.6-1-pve

看来之前人们说的升级内核并没有解决问题。

我已经按贴子里说的办法,升级cpu微码到最新的 0x24000024

希望能解决问题吧。

关于如何升级微码,可查看这篇帖子


2023-4-7更新:已稳定运行27小时,其间有一半左右时间是在高速下载,没有再发生软重启


已稳定运行接近四天,期间有过PT满速下载的情况,CPU最高占用达58.9%(主路由并开了openclash分流,下PT时压力较大),应该可以认为已通过升级微码解决问题了。

我会继续跟踪。


4/13更新 已持续运行7天,期间正常下PT,基本可以认为软重启问题已解决

说说软路由openwrt的几种升级办法

软路由openwrt如果想和普通硬路由一样升级系统且保留配置,有两个前提条件

  • 系统为squashfs格式
  • 升级系统包和原系统分区表相同,分配的硬盘大小相同。

如果你满足上述条件,可以在luci后台升级页面直接升级,其要求升级包为sysupgrade 格式,但实测编译出来的完整系统包也是可以正常升级的,文件名为 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img.gz,升级包是不需要解压的,当然,你解压了也是可以的,只是没必要,其在升级过程中发现升级包为压缩格式会自动解压的。

页面升级是最方便的办法,如果你对命令行情有独钟,当然也可以选择命令升级,ssh登陆路由器,把升级包放到 /tmp 目录(本地scp上传或wget下载随意),之后执行 sysupgrade /tmp/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img.gz 进行升级,同样,固件包也是不需要解压的。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直接使用dd命令写入,此办法没法保留配置,如要保留,请先导出配置,升级完成后再导入回去。不仅适用于squashfs格式的固件,ext4格式的固件也可以。

把解压后的img文件上传到/tmp文件夹,命令如下(注意文件名要改为你自己的,你的文件名不一定和我一样,引导硬盘/dev/sda也要改成你自己的)

dd if=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img of=/dev/sda
reboot

如果发现你的tmp空间(其实就是虚拟机内存空间)不够放解压后的文件,你也可以直接上传压缩包边解压边写入

gzip -dc /tmp/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img.gz | dd of=/dev/sda

照例reboot重启。

另外还发现一个问题,保留配置升级后后台和ssh登陆不上去,提示密码错误,我直接在虚拟机后台输入passwd命令更改密码,输入原来的密码其又提示“password not change” 密码没有改变?但神奇的是再使用相同密码登陆就能成功了,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的bug,如果你也有相同问题,也可以和我用同样办法试试。如果你是物理机裸装openwrt,就只能接显示器接键盘进行这步操作,哈哈,虚拟机就这点方便~

主路由openwrt搭建wireguard服务时外网无法连接的一个可能原因

最近使用wireguard给家里和公司的网络远程组网,两者都是使用openwrt路由器,并且都有公网IP,具体组建过程就不细说了,网上已经有很多详细的教程了。

这里和说下内网连接正常,外网连接不上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没有添加路由器端口映射!是的,你没有看错,即使双端都是主路由,它也不会自动添加端口,要你手动添加!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组建好了之后只能连接上wireguard内网的IP,而各自的局域网网段无法互联互通,请为wireguard接口设置一个VPN防火墙区域(为了安全,不建议直接使用Lan区域),出站、转发、入站 都选择接受,允许转发到目标区域:允许从源区域转发: 都勾选Lan,并勾选上MSS钳制。如下图所示

编译openwrt构建的环境如果时间久远,最好源码都删除重新拉取

大概一年前,我在我的独立服务器上构建了openwrt的编译环境,现在构建环境比较之前方便很多,因为有P3terx大佬构建的docker镜像,安装完docker之后一键装好

docker run \
    -itd \
    --name openwrt-build-env \
    -h P3TERX \
    -p 10022:22 \
    -v ~/openwrt:/home/user/openwrt \
    p3terx/openwrt-build-env

我也是使用的这个镜像,之后成功编译出了我所需要的固件。

最近又在弄一些新功能,需要重新编译一版新的固件,就连接上独服使用这个环境重新编译,没想到编译了N遍都是失败!这个docker容器之前是成功编译出固件的,成功之后关闭,没有任何修改。我把我所能想到的一切问题都检查了,都没有问题。

后来一气之前把此容器删除,之前数据都不要了(docker就这点方便,重建非常容易。)重新拉取编译,花了点时间重新配置,一下就成功编译出来了。

之前那个容器,我把一切都更新了,但还是不行,建议编译openwrt构建的环境如果时间久远,最好源码都删除重新拉取,反正再docker环境,重建也很方便不是吗?

debian7升级debian9失败导致博客丢失数据

起因

本博客现在托管于阿里云国际版新加坡节点,已经很久没有管它了,今天想起来去服务器上看看。

更新软件包提示源404错误,Google了下,发现是Debian官方已经把debian8以下版本的源给删除了。。。

想着Debian7也确实很老了,那就进行升级吧

把源改成Debian9的源后,运行以下命令更新

apt-get update
apt-get upgrade
apt-get dist-upgrade
reroot

重启后系统无法启动

重启后发现系统起不来,脑子不知道怎么想的,没有想办法进系统把数据取出来,看到阿里云后台有一个2017年6月的快照备份,直接就恢复了。

然后就悲剧了!看了下自己博客的备份,最近的一次备份也是2017年6月的。。。

所以恢复后博客2017年6月之后的内容全部丢失了。

恢复

借助Google快照,还是可以看到我在断点时间后发的博文的,手动把它们都复制过来,恢复了部分数据,评论就不管它了。

专门入了一套黑苹果的硬件来折腾黑苹果系统

玩电脑十几年,没有折腾过黑苹果说出去都不好意思(其实是最近被人安利了苹果系统的好,请体验一下啦),我按tonymacx86的配置单入了一套兼容性比较好的硬件来装黑苹果系统。

最新的硬件太贵了,折腾这个MACOS并不能给我带来任何生产力上的加成(暂时来讲),所以我买的是稍旧一点的平台,看tonymacx86上的说明,现在这一套应该是兼容性最好的,最新的平台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

配置单献上:

CPU: I5-4670   淘宝 865元 二手 成色挺新
主板:GA-H87M-D3H  淘宝 220元 二手 成色挺新
内存:威刚DDR1333 4G x 2 家里吃灰的
显卡:七彩虹GTX650ti 家里吃灰的
硬盘:三星850EVO250G 京东 580元
电源:TT TR2-500 500W金牌 京东
机箱:TT Core V21 和电源是一套购买 529元优惠价 京东

东西已全部收到,昨晚已成功点亮并装上黑苹果,没啥意外,一次成功进入系统。跟着前人的配置单走果然是折腾最少的。

目前不满意的就机箱,Core v21虽然号称是小机箱,但实际上真的是好大的一坨,打算退掉它买个乔思伯U3,估计退掉就能能享受套餐优惠价了吧。

最后吐槽下京东,机箱和电源都是没有任何外包装就直接送过来的,机箱外面是纸箱,你这样送货还说得过去,但电源外面就是一层膜,我收到的时候膜已磨损严重,我嫌麻烦没有退货,估计换个挑剔一点的客户,肯定会要求退货的。

用了四年的xvmlabs 4.99刀/年 512M 7IP VPS 终于要告别了

这台VPS购买于2014年9月,当时购买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它成了我博客建立至今呆的最久的地方,昨天收到其发送的邮件,说xvmlabs即将停止运营,已购买的服务可以继续使用直到其过期,过期自动关闭不可续费。

xvmlabs一度被HOSTLOC的MJJ称为传家宝,可惜,网络世界的传家宝终究只是泡影。

以下是邮件全文

XVM Labs – no more renewals

Dear XVM Labs users,

We would like to inform you that over the next 12 months XVM Labs brand will be gradually closing down.

More specifically, we will disable service renewals across XVM Labs platform – however – all clients will be able to keep their VPS until the end of the paid period.

As you may know, OpenVZ 6 will reach EOL status in November 2019, and investing any more effort in OpenVZ-related development just does not make sense at this point. In fact, we stopped all development for our OpenVZ backend in Q1 2017 (one year ago), and since then we’ve been focusing our efforts solely on KVM technology. We will not be using OpenVZ 7 in our environment as we see no practical sense to do so. Since OpenVZ and KVM are very different platforms, there is no reliable migration path from OpenVZ to KVM – though at XVM Labs price point switching all customers to KVM is unfortunately not feasible – regardless of technical obstacles.

We would like to thank everyone for sticking with XVM Labs for almost 4 years and we hope you can find new home for your awesome projects!

We have posted the same information on our forum:

https://forums.xvmlabs.com/threads/xvm-labs-no-more-renewals.448/

Dan
XVM Labs

谨以此文祭奠xvmlabs。

手里的机器还有很多,下一步我可能会把站搬到ultravps上去。